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

暨大守門人-你我都是暨大的自殺防治守門人

守門人的由來
有關守門人研究的起源,最早可以追溯到 1947 年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Lewin 的研究。Lewin 在其一篇名為「團體動力學:團體生活 的管道」中以食物為例,描述食物如何從生產管道經銷售管道,最後送到每個家庭的飯桌上;Lewin(1951)深信,這些概念架構是可以類推到一般的現象和情境(轉引自林東泰,1999)。根據Lewin 對守門行為的定義,守門人意指能藉著一道又一道的關卡,來進行過濾和控制過程的人。守門人(gatekeeper)其實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概念。維基百科(Wiktionary)對守門人一詞的解釋就是某人對某件事做守衛、監視或防守的動作,因此守門人有監控、管制、保護的意思存在。

守門人的定義
國外許多自殺防治方案都會提到守門人對自殺防治的重要性,但不同方案對守門人也會有不同的定義。分析資料後發現,自殺防治守門人可分為狹義及廣義的界定;狹義的定義是指「定期(固定地)接觸遭受痛苦、危難的個人或家庭之人,即可稱之為自殺防治守門人」(QPR Gatekeeper Training For Suicide Prevention,2002)。廣義的自殺防治守門人是指「當個人接受訓練後懂得如何辯認自殺行為,並對有自殺風險者做適當的回應或轉介者,即可稱為自殺防治守門人」(Maine Youth SuicidePrevention Program, 2005)。因此廣義的定義認為只要透過適當的學習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「自殺防治守門人」。

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角色與功能
我們相信一部份選擇自殺的人並不是真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,他們是藉由「自殺」的行為或企圖來對外在世界表示一種「我需要幫助」、「我很痛苦」、「我需要關心」的訊息;但也可能有些人是生理的因素,像是憂鬱症、久病不癒等,也會讓人試圖以自殺的方法來尋求解脫。
守門人扮演著「關懷、支持」的角色,能夠在對方最需要關心的時候看到他所發出的訊息,也能適時的給予鼓勵並提供資源協助,陪伴其走過死蔭的幽谷,走向光明的未來。換言之,「自殺防治守門人」就是擔任「早期發現、早期干預、早期協助」的角色;在接受過守門人訓練課程後,對自殺高風險因素有較高的敏銳度,並有能力協助他人獲得適當的幫忙,有效阻止自殺意念者浮出海平面,降低自殺率。相信這個方法你我都做得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